顺水外汇EA交易网MT4
标题:
比特币被误导的原因 - 币圈消息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jia
时间:
2022-11-3 15:41
标题:
比特币被误导的原因 - 币圈消息
我被比特币骗了怎么办1、10。我们再来看看原始货币和流动存款是否存在派生关系。这里原始货币其实就是现钞,每家企业拿在手里倒来倒去的,谁也不能花掉。如果没有银行,那么这个流动资金就是硬通货。企业为了应付进货,要按照最大要货量准备硬通货。我们把这个社会所有的硬通货统计到一起,就是我们的原始货币了!有了银行以后,硬通货变成了现钞,我们企业也不需要自己保留了,它只要把自己的原来的硬通货变成现钞,存到银行里就好了!有了现代银行制度以后,现钞还有什么用呢?基本上没有什么用了,手头上留一点。当然了老百姓还是要这个东西的,这里就忽略了。这时候你发现,我们银行所有的流动存款,其实就是我们以前没有银行时候的硬通货。两者有什么功能上的区别吗?没有!我们只要保证中央银行发行的现钞等于我们过去的硬通货,只要保证我们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等于央行兑换给我们的现钞,一切就OK了!我们现在的存款不就是原来的硬通货吗?你原来的硬通货怎么可能再创造出新的硬通货?你只是把原来的硬通货换成了现在手上的存款单据而已!既然它都不能创造货币,所谓的货币乘数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2、一些投资者就更是利用区块链在不停地炒作比特币,继而让很多人误把比特币当区块链,或者有意去混淆比特币与区块链的关系,忽视区块链是比特币母体的身份,造成对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误区!
3、各国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由于区块链技术被人为地与比特币紧紧绑在了一起,甚至有意误导公众把比特币与区块链混为一谈,从而把比特币被炒作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归咎于区块链!
4、货币供应量:一定时间内的货币存量,包括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
5、既然货币的创造功能是不存在的,那么准备金是不是多此一举呢?还真不是!原因在于我们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不准的,它超过了现实中我们需要的硬通货。有了存款准备金,我们的钞票发行多了一点就没有关系了,因为它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把央行多发行的钞票收回到央行的自己手里,防止产生通货膨胀。当然了,如果你的基础货币发行很准,也完全可以不设准备金。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央银行,就不搞什么准备金。这个存款准备金率,其实并不是每一笔存款央行都要提取准备金,而是按照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提取准备金。准备金率=准备金/存款余额。按照定义,基础货币等于准备金加上现金,原则上商业银行是可以不留现金的,我们也不考虑手持现金,这样基础货币就等于准备金了,货币乘数就等于准备金率的倒数了!表面上成立,其实是望文生义。准备金是退出流通的货币,怎么还能做为基础货币拿出去搞派生呢?纯粹是偷换概念。准备金率的真正数学含义,是确定准备金和存款余额的比例,而不是拿这个东西计算其派生出多少货币的!现实中,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仅仅是针对流动资金的存款余额,而且是针对了包括了定期存款的所有存款余额,它代表了实际财富的占用,可以作为政府的一项财政收入!
6、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货币乘数论是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一个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萨缪尔森。这个货币乘数论有两个模型,简单乘数模型和复杂乘数模型。前者没有明确的提出人,后者是萨缪尔森提出的,是对前者的一种完善。为了简单起见,本文只针对简单乘数模型。分析之前,先明确一下各类货币的含义!
7、面对比特币价格大起大落,比特币交易平台腥风血雨,切不要误导舆论和公众的认知,把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混为一谈!
8、我们先来看看原始货币和利润存款是否存在派生关系。我们知道,企业的利润本质是剩余价值,它是社会真实存在的财富。原则上,所有企业挣的钱,都会以货币的形式存入银行。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剩余价值的总量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我们社会发行的货币有多少,该部分存款的总额都不可能发生变化,除非是我们企业不生产了!在存款货币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基础货币则是可以变化的。我们把所有的存款分成非常小的时间段,每小段的基础货币等于每小段的存款。基础货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每小段的存款合计值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如果我们的企业愿意,我们的企业可以把所有的利润,都以1元钱、1元钱的输出频次打入到其在银行账户上,这个时候银行需要动用的基础货币就非常少了。当然了现实中这种方式实现起来是有技术难度的。与其说这是基础货币派生存款货币,不如说这是存款货币派生基础货币。不变的东西可以派生变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怎么派生不变的东西呢?在你变化之前,人家就是不变的了!这个存款货币能提准备金吗?可以提!因为存款货币是真实财富,你提走了准备金意味着分走了一部分社会财富。因为存款是在准备金之前发生的,所以无论我们提走多少准备金,都不会改变存款总量。这个时候的所谓存款准备金率,实际上是表达我们用准备金分走了多少社会存款,和基础货币没有任何关系,和早于准备金之前就发生的社会存款也没有任何关系!
9、区块链是为了防止账本、数据被修改,出现风险隐患,而对账本、数据进行进一步分类、有效延长账本、数据记录名单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技术,技术含量高,被认为是从22世纪提前到21世纪来运用的一项技术,是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术!
10、区块链技术越来越被各个国家、各个经济组织、各个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所关注,且一些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区块链技术,以便于将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运用!
比特币大涨的原因1、如果能够合理运用好区块链技术的话,对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
2、比特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或者说很小的一个方面。比特币能够被投资者用来炒作,出现价格大起大落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借助了区块链技术的力量,是把区块链技术当作炒作的工具,而非比特币本身有多大的炒作价值!
3、中央银行对各种货币有个更详细的分类,包括MMM2等各个层次,这里就不说了。实际上,无论货币有多少种分类,它的基本功能就两个,分别体现在了企业的两个资金账户上,流动资金账户和利润账户,这两个账户都是存款账户。流动资金是提供给企业进行周转的,目的是让你调动资源,组织生产,你实际上是不能把它真正花掉的。利润才是企业挣的钱,是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这个钱才是企业可以花掉或者出借的钱!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两个账户,是操作层面的业务,我们不知道,也无需知道,反正基本用途就是这么两个。这两部分钱是性质截然不同的钱,所以我们需要分头描述基础货币和这两部分存款之间是否存在着货币乘数关系!
4、按照货币乘数论的解释,准备金产生于每一笔存款,所以我们在计算准备金率的时候,应该使用存款,而不是存款余额。我们需要把存款余额准备金率换算成准备金率。我们推测一下,按照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分析方法,全部投资当在6年运行期间内收回。这样定期贷款的年限就是6年,定期存款的年限也是6年。存款余额大约是当年存款的6倍。我们新建一家银行,每年存款额一定。前6年的存款余额一直增长,从第7年开始,存款余额就到顶了,一直维持不变。相当于前6年,我们每笔存款,央行都收20%的准备金。从第7年开始,每笔存款的平均准备金率开始下降。第12年降到了10%,第20年降到了6%,第30年降到4%。按照这样的准备金制度,银行在经营前期,准备金会分走相当多的银行利润。经营时间越久,银行的效益就越好!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意味着央行可能会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国家确实有这样的趋势!
5、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包括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库存现金、公众的手持现金四部分!
6、原标题:别让区块链技术的认知被比特币误导。
7、要验证存款和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我们实际上是要验证货币乘数论中,我们通过模型计算出来的货币乘数和我们最终在现实中得到的这个倍数是不是符合的!换句话说,我们就是要看货币乘数是否等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翻开货币银行学,在货币的创造一章,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类似的描述:银行手上有100元的原始货币存款,按照20%的存款准备金率,我们把80元贷出去;收到贷款的这个人,再把80元存到银行,银行留下16元的存款准备金,再把64元贷出去;如此反复,原始存款加上派生存款累积起来就是500元,存款准备金累积起来就是100元。这个结果是我们通过等比数列的求和得到的。我们看到,存款之和除以原始货币之值等于5,恰好就是准备金率20%的倒数!
8、我们现在的金融机制实际上存在着一个缺陷,这个缺陷不在于利润存款上,而在于流动存款上。对于利润存款而言,无论我们发行了多少货币,你贷款永远都不会高于存款,当然不会因为我们银行贷款多了而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流动存款而言,就远远不是这样了!流动存款实际上就是一种记号,如果大家只是把这个东西当成一种记号,那么你发行多少都无所谓!关键是这个东西,你要是发行多了,它就不一定是记号了!如果超出流通需要了,这个流动存款货币就会沉淀下来,被我们的企业或者银行当成是利润存款货币使用。那么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用这个基础货币盯住物价,相当于我们的基础货币就是硬通货,但是这样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知道你的流动存款货币就是一个正正好的货币呢?你不知道,即使你把基础货币锁定成硬通货,你一样不知道这个流动货币是不是正正好的!一个不产生通货膨胀的货币体制,不等于是一个正正好的货币体制。作者设想,最好的办法是我们设计一种新的货币体制,这种货币体制能够把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货币区分开!
极客公园 , 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比特币被误导的原因
喜欢 (0)
欢迎光临 顺水外汇EA交易网MT4 (http://waterforex.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